欢迎访问武汉歌剧院官方网站!

《江湖》热度不减 全国主流媒体持续报道热评(图文)

时间:2019-05-10 字号 阅读量:

《江湖》热度不减 全国主流媒体持续报道热评


2019年4月27日于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的舞剧《江湖》,引起京城各大媒体广泛关注,成为四月舞剧界中的一匹黑马。虽说演出已结束,但《江湖》依然热度不减,仍受到平面媒体、电视广播媒体、融媒体等各大媒体的持续关注,北京卫视、北京商报、武汉发布、中国舞蹈网、湖北日报等众多媒体纷纷对《江湖》展开后续报道。

 

 
武汉歌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海涛、副院长熊涛以及舞剧《江湖》主演肖雪峰、李若瑶接受“腾讯视频”采访。  http://v.qq.com/x/page/d0865s6dmp1.html   (视频链接)

 

 

武汉歌舞剧院院长 王海涛
 

武汉歌舞剧院副院长 熊涛

 

丫头饰演者:李若瑶 

 

戏子饰演者:肖雪峰

北京卫视《北京您早》栏目

 



湖北日报



湖北省人民政府

 

北京商报

 

光明网

 

中国首都网

 

武汉发布

 

作家网

 

博士新闻网

 

中国舞蹈网

 

荆楚网


剧评欣赏
 


大江大湖 侠肝义胆

——大型原创舞剧《江湖》的形神兼具

水无形却包容万有,滔滔江水泽被苍生,一部《江湖》承载了厚重的历史。

历经三度打磨,武汉歌舞剧院富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气势磅礴的大型原创舞剧《江湖》成功展示了民族舞剧“讲好中国故事”的潜力。武汉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长江中下游繁华开放的大城市,东西南北的各色人等及风物习俗在此交汇,码头文化更是久负盛名,《江湖》聚焦辛亥革命爆发前风起云涌下的“大江大湖大武汉”,塑造了平凡而又个性十足的底层人物在内忧外困、风雨飘摇的局势下的所作所为,在背景和主题的选择上立意深刻。

《江湖》体现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眼界和胸怀,这一情怀贯穿了构成整部作品的四幕,结构分明,线索复杂但清晰,剧情设计逐步推进达到高潮。从丫头与戏子,戏子与李寡妇,李寡妇与马班头这三组人物之间纵横交错的矛盾关系,上升到国耻家仇,其过程生动曲折,突出了叙事性。

开场一曲简明通俗的渔鼓,将观众引入故事发生的环境——第一幕中,丫头和青梅竹马的伙伴,如今已是反抗满清政府的进步青年的戏子重逢,被暗恋戏子的李寡妇察觉,而爱慕李寡妇的马班头发现了戏子和丫头的身份——重重矛盾就此初步交代清楚;

第二幕,李寡妇因嫉恨和一时冲动在街头暴露了戏子的身份,却转而在戏子被捕,丫头面临清政府官员的侮辱和胁迫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护了丫头;

第三幕,这一部分刻画了在经历了前述打击和挫折后,丫头和本来是残暴当权者爪牙的马班头复杂细腻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转变,可称之为承上启下的“内心独白戏”;

第四幕,丫头率领苦难深重的码头挑夫伴着汉戏《宇宙锋》的曲调毅然举起反清的大旗,马班头也大彻大悟,在刑场上挥刀砍断戏子身上的枷锁,迎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曙光。

就使用肢体语言讲述故事和表露思想感情的最基本目标而言,《江湖》绝对是一部成功的舞剧,将民间舞与古典舞相结合,用独舞、双人舞和三人舞着重突出主要人物的矛盾冲突,

用同样精心编排的群舞有力的烘托了各场景的气氛。举例来说,戏子深陷囹圄后丫头以大跳和翻转等幅度较大的肢体动作表达出了内心的焦虑和思念;双人舞在每一幕中都有,而所要表现的内容却截然不同,第一幕中丫头和戏子温馨缠绵的舞蹈优美柔和,第二幕则因二人面临危机四伏的情势展露出刚强不屈的形象;三人舞编的尤为出彩,将丫头、戏子和李寡妇之间三角恋的情意和纠葛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从主要角色到群舞,《江湖》都关注到了不同身份的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做到了与整个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当然,个别地方还是留有很大的继续提升的空间,如结尾稍嫌仓促,需要继续精炼以不断追求完美。

这样一部题材架构宏大的剧作,其最终的完美呈现离不开对细节处理的匠心独运。用纯净稚嫩的童声歌谣将每一幕衔接起来,选择故事依次展开的5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码头,茶楼,街市,刑场和城楼,布景绘制和设计立体感强,形成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彰显了该地中西文化交汇的特色和市井的活色生香,而低沉的天幕和翻滚的黑云则直指酝酿时代变迁的暗流汹涌,都是具象和意象兼顾。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如反复穿插的高亢悠扬的汉戏造型特别是结尾处起义挑夫们一身缟素的壮观场景,象征大清王朝腐朽残暴统治阶级的黑色轿子以及从里面伸出的那只带着长长的护甲套的恐怖之手,马班头胸前象征西方列强让中国所受的屈辱,都是可圈可点的。

作品讲故事讲的好,观众能看懂能领会其中意涵,舞台上的一切都围绕叙事和主题服务,没有刻意追求的炫耀和夸张成分,这是当今舞台艺术创作的难能可贵的坚守和追求。《江湖》诉诸中华儿女英勇无畏和自强不屈的精神和气韵,令百年后的人们能够重新凝视和思索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并依靠娴熟的编创手法和技巧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为舞蹈和整个艺术节起到了示范作用。<竹琳>


 
 

革命中的配角,江湖中的主角



提起江湖总跑不了古装侠客的挥剑行正义和古惑仔的仗义大片刀。而武汉歌舞剧院原创四幕舞剧《江湖》没有啥刀光剑影,就讲了1911年辛亥革命前一周汉口码头的市井小民们的故事。

1911年10月4日,原是儿时玩伴的码头老板女儿丫头和戏子在汉口码头发革命传单的时候相遇,一块象征革命的红布条把两个进步青年又牵在了一起。随后在汉口茶楼,两人又演出一场汉戏《柜中缘》躲过了马班头的追捕。在花楼街两人因散发传单暴露,戏子被清廷抓捕,丫头借演汉戏大闹刑场,马班头救下戏子,结果戏子还是死在清廷的枪下,最终辛亥革命枪声响起,丫头带领码头众人系上红布条,投身革命。其中穿插了茶楼老板娘李寡妇的感情戏。

《江湖》的主线是革命,戏子出场就是短发,其他人还是留辫子的。服装上穿青衣,白衣,进步青年范儿十足,他与丫头之间的感情戏都围绕着革命这个主题。他是剧中纯粹的革命者,是个先驱的代表。同时剧中还有江湖的意像,通过重现当时武汉普通人的生活表现,革命和江湖两者自然融合,推动剧情。

对于革命的解读,主要是活用道具:一块红布条象征革命的星星之火,一顶轿子象征清廷,传单象征革命运动。尤其红布条这个元素反复出现,从戏子和丫头一两人的标识,到码头工人们都系上红布条。星星之火燎原之势一起,配合辛亥革命的枪声,完成革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渐变,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

戏子和丫头是主角,完成革命这条主线,但是个人更喜欢里面的配角老板娘,她身上有着浓重的江湖气,是江湖的代表。老板娘出场,一身红绿搭配,颜色对比强烈,把一个泼辣老板娘的风骚劲儿都舞了出来,尤其是走路姿势,有些妖娆又不矫情。

似乎所谓江湖都离不开这样一位客栈老板娘。与官府能打得了交道,总有个衙门里的老相好,跟过往客人打情骂俏,把手下伙计收拾得服服帖帖,有自己的一套生存之道。能在乱世开店的女人都不是一般人。李寡妇很有点儿龙门客栈金镶玉的味道,她对戏子的爱慕也多少有些套路化,好在舞蹈动作真实表达了她的内心。

她的几段舞都很精彩。

她爱慕戏子,在茶楼台下看他唱戏,情不自禁的舞蹈,是一种热情的试探。同时看戏的丫头也是同样的舞蹈动作,却充满了青春的羞怯。一个浓烈的大红大绿,一个淡淡地粉色小清新,服装上的对比,动作上的收放,很到位。好一个热情的老板娘。

她还透着股狠劲儿,看到丫头和戏子嬉闹,一个绞手帕的动作把心里的不甘和嫉妒都表现了出来,心里不痛快也不会忍气吞声,拿起酒坛,喝,一段群舞。好一个不拘小节的老板娘。

酒醉后,在她的梦境中,戏子在为她梳妆,两人相处的舞蹈动作,妥妥的小女人心思,她内心也充满对和美婚姻的渴望吧。好一个纯情的老板娘。

可惜戏子和丫头才是一对,在二人发传单的时候,老板娘的醋意和不满让她把丫头烦请的传单抛向空中,直接导致戏子身份暴露被捕。而她不顾一切冲向上去想救人,一个女人,为了心爱的人不顾一切,这种冲动也是种真性情。好一个深情的老板娘。

感觉老板娘过的才是真实的江湖人生,没啥英雄气,满满的烟火味。一个活生生俏生生的老板娘,她的生活不过是要个心上人,要份开心的生活,可能到死都没动过革命的心思,她的冲动,多半是为了自己的爱情,但她恰恰却成了舞台上为革命流血的第一人,多少有些意外。大变革来临,无人能躲过,要么成为推动它的一份子,要么被卷入其中,革命总要流血,江湖和革命两个主题合二为一。

《江湖》在舞剧中还加了很多戏剧元素,插入两段汉戏:丫头躲班头追捕的时候,她和戏子演了出《柜中缘》,本是说宋代抗金英雄岳飞之子岳雷,为躲避官兵的追捕,误入刘家,与刘玉莲小姐喜结连理的故事,刚好契合戏子进步青年的身份又推进了他和丫头的感情。丫头劫法场,舞的是《宇宙锋》,讲赵女装疯嘲骂胡亥的戏,刚好是契合反清的主题。编剧在戏剧选取上也是下了功夫的。

其中还有水袖群舞,扇子舞,表现很多元,观赏性也不差,整个舞剧的完成度中上,推荐观赏。<djfish>
 

 


江湖,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精神


 
江湖,初看题目,本以为将会走进一个场面壮丽,雄伟宏大的大型英豪戏。

序幕拉开,紧促锣集的乐律,紧密罗列的官兵,紧步追寻的班头,也的确把观众一下子拉入了一个紧张的氛围。不禁疑窦中生,这是在追捕何等厉害的朝廷重犯?一定是某个做出惊天地泣鬼神大事业的壮士吧!

然而转睛一瞧,咦!那在码头上百姓中左躲右闪的身影,貌似只是一个年轻的少年;再细瞧,还是一个身形纤弱、面目清秀的少年。他,难道就是我们今天舞剧的主角么?他,会是一个有着大智慧大谋略智勇双全的英雄么?怎么又出现了一个丫头?她也是剧中的主角?这一男一女的经典组合,难不成,《江湖》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

紧接着,第一幕,茶楼里,开业前,忙忙碌碌的伙计们,颐指气使的老板娘李寡妇,又一下子把观众带回了寻常百姓的生活节奏中。少年手提胡琴登场,高傲的老板娘十二分翻转的态度,对少年百般细致的呵护,既点明了少年在茶楼唱戏为生的身份,又奠定了剧目的感情基调,表明了老板娘暗恋戏子的人物关系。码头老板携女儿丫头登场贺寿,三人相遇,分别表现的爱恨交织,满腹情愁,确认无疑,原来这真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可是,这种小市井小市民与小户人家小人物的小嫉妒小钩心小斗角,又如何与江湖关联在一起呢?

转念一想,何又为“江湖”?先下流行的一句回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啊,即使没有聚众山头的群英荟萃,没有身怀盖世神功的大英雄,没有创建丰功伟绩的大事业,难道小市井里就缺少江湖元素么?当然不是。江湖,并不是确切的某个地方;江湖,是一种精神。

剧目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身份不同,性格各异,却不约而同的有着一样的精神——同一种民族精神:在清王朝腐败无能的统治下,面对列强入侵,不惧危难,勇敢追求和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革命,当然不可能仅仅是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英雄主义行为,而是中国千千万万民众的普遍诉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对现实不满,渴望改造旧社会去创造新生活的普通老百姓,不管男女老少,以实际行动进行抗争的每一个小人物,都是大英雄。而江湖,便隐于这些小人物生活的街头巷尾,小茶楼,小院落,小市井。

革命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江湖是一个更大的题目,如何能在舞台上短短的不足百十分钟演绎出这么深刻而广泛的内容呢?武汉歌舞剧院巧妙的把革命穿插在了丫头,戏子,老板娘和班头几个人物的情感纠葛中,以小见大,引出了广大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斗争的无惧精神。

从一个小小的茶楼,到宽敞的街道,再到广阔的码头,场景一步一步铺开;从两个青年男女偶遇童年玩伴的青涩与惊喜,到李寡妇和马班头各自暗恋却爱慕不求的妒火中烧,及至后来他们与码头老板和工人,店铺伙计们共同面对清政府刽子手的同仇敌忾和奋勇抗战,人物的精神随着渐益丰富的感情发展而逐步升华。就这样,武汉歌舞剧院的演员们四两拨千斤,在小小的舞台上,展现了一个大大的历史画卷。

似乎,以爱情剧为背景演绎历史,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然而,不同于用出版物以文字来深刻揭露主题,也不及大屏幕影视剧可以利用不断变换的场景,道具甚或是高科技特效来渲染剧情,舞台剧刻画人物的表现方式是极受限制的,而话剧歌剧舞剧中,又属舞剧最难。那么主题的深刻,在舞台上,其实就没那么重要了,至少没有舞台表现那么重要。是的,在我看来,舞台剧,最突出的就是舞台表现,在确立的某个主题下,深挖主题不是目的,如何把这个主题表达充分完整才是其追求。

那么《江湖》的舞台表现怎么样呢?人物基本的表达在于语言交流,其次是肢体和表情。刚才提到舞台剧中舞剧最难,就是因为人物没有台词,不能借助于对话或者独白来点题达意,甚至没有旁白进行背景介绍,所有的表达都只能融于舞蹈动作和面部表情之中。所以,舞剧演员的表情相对非常丰富,甚至是有点夸张的。

最重要的还是舞蹈了,一方面是台后编导和指导的编排要好,另一方面是台前演员的演绎要细腻。不得不说,《江湖》舞蹈编排的连贯性很强,细节也是很到位的。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剧目尾声,每个人在群舞中各自在胳膊上系上了革命的红布条。所有人的舞蹈步伐节奏都是一致的,转身的快慢,举手的高低甚至步差的大小都是规律而又和谐的;然而细看,每个人手绑红布条的动作和姿势其实各有不同:有人轻轻一挽,有人两扣双联,有人紧缠三圈,有人甚至用牙齿去固定。。。。。。每个人的表情也是互不相同,千秋各异。令我惊诧的是,众多人物的大不相同,却没有让人感到丝毫违和感,可见每一个人物的每一处小动作,都是剧团用心策划了的。

群演尚且如此专业,主演的表现就可窥一斑以见全豹,这里并不一一赘述了,演员谢幕时现场的热烈,观众的欢呼已经表达了对《江湖》的喜爱,这就是对剧目最大的肯定,足以。<李兆君>


 


江湖人生,《江湖》演绎

 
2019年4月27日周六,宏伟壮丽的国家大剧院,演绎了一场精美绝伦的舞剧《江湖》。

舞剧尚未开始时,一副精美的幕布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是大气磅礴的丝质幕布,上面是一个硕大华丽的精致凤冠,泛着幽幽的蓝光,贵气,又有些清冷,似乎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关于戏子的凄美的故事。凤冠美轮美奂,光彩夺目,让人忍不住拍了一张又一张……

一声悠长的汽笛长鸣,衣衫褴褛的乞丐上台,唱了一段渔鼓,把我们带到了内忧外患的那个苦难的时代,开启了一段厚重的辛亥革命前夕的故事……

繁忙的汉口码头,为了生计任劳任怨的码头工人背着沉重的货物来来回回,一刻不歇;热闹的汉口花楼街上,苦中作乐的小市民顽强又快乐的活着,突然,芸芸众生中,有个青春的身影敏捷的在码头工人之间穿来穿去,不时地发一张危险的红色传单,接着,一个窈窕淑女,也在码头警觉地查看形式,如此紧张的气氛中,两人不经意间的碰撞相逢,发现对方竟是儿时的伙伴,现在,更是精神上的同盟,一种微妙的感觉,在两人中间悄悄地滋生萌芽。

卿卿我我的爱情,似乎是诸多故事中绕不开的话题,但把儿女情长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在共同的信仰下,这样的爱情就有了不寻常的意义。故事不想讲述太多,有诸多的剧情介绍,看了也能知道个大概,我喜欢的是故事的演绎,带给观众的那种说不完、道不尽的美的感受。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美!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真美!

如果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太美了!

大幕拉开,舞台上生动起来,舞台道具没有实质的物件,都是纱质的空中幕布,或三或两的空中垂下,立刻变换成各种不同的背景,充满了浓郁的老汉口风情,或是繁华如织的花楼街,或是繁忙劳累的汉口码头,或是热闹非凡的汉口茶楼,或是阴冷森然的汉口刑场,亦或是红云翻滚、革命之火熊熊点燃的武昌城楼,在变幻莫测的灯光的映射下,逼真自然,恍若身临其境,着实有种大气的美感。

舞台的设置美,精致怀旧的服饰,更美。

不管是渔夫的斗笠,还是码头工人的麻布片,还是丫头的轻柔淡雅的淡粉少女服,或者还是青绿的戏子长衫,李寡妇的红绿相间色彩浓艳的少妇盛装,都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很有纱制感。即使是褴褛的乞丐服,都是那么的飘动灵异,没有丝毫的笨重感,生活的酸甜苦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都在这灵动飘逸的服饰上淡淡的演绎着,轻轻地诉说着。

舞台的设置美,演员的服饰美,各具特色的人物造型,配以精彩绝伦的舞姿,演绎着跌宕起伏的故事,传递着爱恨情仇的交织,这种感觉,更美。

真不愧是歌舞剧院,歌舞的结合,完美无瑕。优美的古典交响音乐和中国本土的汉剧音乐紧密融合,有种说不出的和谐与震撼,演员们用优美的舞姿演绎着一段美丽的爱恨情仇的故事,在这样的音乐中,在这样的舞蹈里,百年前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又在我们面前真实的展示出来:任劳任怨的码头工人、泼辣妖娆的李寡妇,娇羞可爱的丫头,刚强健美的戏子,勤劳俏皮的茶馆伙计,就这样重生了,再现了,在这个美丽的舞台上。

我不懂什么艺术,但我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激动,全新的舞美带领观众重温一百多年前的那段记忆,柔美的双人舞展示出少男少女的情窦初开、欲罢换休,妖娆多姿的夸张扭摆、嬉笑怒骂,显出李寡妇的泼辣能干,为人圆滑,沉重压抑的码头工人舞,透漏出生活在底层人民的那种悲惨和顽强,俏皮活泼的茶馆板凳舞,又让人感受到小市民苦中作乐的那种顽强和乐观,八月十五的美女水纱舞,又让人对美丽的汉口女子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渴盼和期待……

如果套用冰心的观舞记风格,可以这样记录一下《江湖》的观舞感: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江湖》的舞蹈呢?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他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美好的期盼。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轻柔的音符来传达出他们轻捷的舞步,优美的舞姿。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他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优美的舞蹈艺术。

舞台美、灯光美、服饰美,舞蹈美,这都是外在的美,故事中展示的大德大爱,更是一种不可言状的大美。

《江湖》就像是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绘声绘色的再现了一百多年前武汉人平淡却不平静、平静却不平常、平常却不平庸、平庸却不平凡的那段记忆。

丫头爱戏子,戏子爱丫头,本是两厢情愿、自然纯真的一段美好的青春爱情故事,却因寡妇爱戏子,班头爱寡妇而搅起了一段无法控制剧情发展的往事。李寡妇的暗恋得不到补偿,由爱生恨,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这种得不到就毁灭的冲动心态,毁了她的暗恋情人,也毁了情窦初开的丫头的人生,更毁了她自己,冲动之后的后悔,让她疯狂的想挽回这一切,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李寡妇甚至因此打上一条性命,让暗恋她的班头也因此痛不欲生,真是一声叹息!

丫头为了救出她的心上人,和戏班的人唱着《宇宙锋》,意图制造混乱,救出法场上的戏子,众人拼着性命要救戏子的心,让因为戏子失去自己心上人的班头也深受震撼, 最后的刑场时刻,他一刀砍断了戏子身上的枷锁,希望让戏子重获生命。

可是,这样的代价,真的有回报么?唱着《宇宙锋》的戏班子倒下了,上场助阵的丫头的父亲倒下了,慷慨大义救了戏子的班头,也倒下了,获得暂时解放的戏子,也被藏在暗处的枪子夺去了生命。唯有设计了这场救人计划的丫头,苟且活了下来……

凄美的爱情故事和辛亥革命的交织,感觉有些牵强,但这种歌舞交织的无限魅力,把我带进百年前的武汉旧故事中,着实是一种身心俱佳的美好享受。感谢《江湖》。

江湖人生,《江湖》演绎。<徐小路>